闽华体会- 华体会体育官网- 体育APP下载台会客厅 闽台抗战:中华民族抗战史的光辉一页

闽华体会- 华体会体育官网- 体育APP下载台会客厅 闽台抗战:中华民族抗战史的光辉一页

  华体会,华体会体育官网,华体会体育APP下载/华体会体育[永久网址:363050.com]平台是一家专注于体育娱乐的领先平台。华体会专注体育竞技,华...

小编 华体会 2025-09-02

  华体会,华体会体育官网,华体会体育APP下载/华体会体育[永久网址:363050.com]平台是一家专注于体育娱乐的领先平台。华体会专注体育竞技,华体会app提供实时体育赛事、华体会棋牌、华体会彩票、华体会百家乐、华体会APP,华体会官网,华体会官方网站,华体会网址,华体会登陆链接,华体会平台,华体会官方平台,华体会app下载,华体会体育靠谱吗,华体会2025最新,华体会世界杯,华体会体育打造安全便捷的互动娱乐平台,体验最好的赛事服务。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,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。台湾光复,重回祖国怀抱,是抗战胜利的重要成果,也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前仆后继、浴血奋战铸就的伟大胜利。

  抗战是两岸共同的历史记忆,在中国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,闽台儿女如何并肩战斗、共御外侮?台湾同胞留下了哪些悲壮感人的故事?台湾义勇队在连天烽火之中如何寸心许山河?如何把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?

  近日,福建日报社与闽台历史文化研究院联合推出的《闽台会客厅》高端访谈节目,邀请蓝博洲(台湾知名作家、辜金良文化基金会董事长)、叶蔚南(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理事)、李向群(福建文史专家、闽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)三位嘉宾,感受两岸同胞共赴国难、浴血奋战的民族大义与爱国深情,共同探讨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与时代启示。

  两岸嘉宾回忆闽台同胞浴血奋战的抗日历史,共同探讨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与时代启示。 刘深魁 摄

  “因为抗战胜利,台湾才能摆脱日本的殖民统治。现在当局却绝口不提台湾民众的抗日史实,他们企图抹去真实的历史记忆,误导年轻人,这是今天台湾一个非常可悲的现象。”出过《幌马车之歌》《寻找祖国三千里》等著作的蓝博洲,一直通过写作和行动唤醒台湾民众的抗战记忆,还原历史真相。

  身为台湾抗日爱国作家叶荣钟之子,叶蔚南也有同样的焦虑,“抗战历史不能忘却,更不容扭曲”。这种焦虑源于台湾的现实。

 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。赖清德的操弄,让岛内有识之士深感痛心,并为台湾的前途命运担忧。

  2007年,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成立,成员包括30多个抗日家族,其中就有叶蔚南。“成立协进会就是要把历史找回来。抗战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。”多年来,叶蔚南等抗日志士后代奔走两岸,通过举办活动、出版书籍,讲述台胞的抗日事迹,还原历史真相。

  “我们要把历史事实讲出来,包括台湾民众浴血护台的英勇事迹以及两岸同胞联合抗日的史实,对‘史观’进行拨乱反正。”蓝博洲表示,很多台湾人对“抗日”二字相当陌生,纪念抗战胜利“是为了记住我们从哪里来,也是为了知道我们要往哪里去”。

  “伤心莫问旧山河,奴隶生涯涕泪多。惆怅同胞三百万,几人望月起悲歌。”18岁那年,看着山河破碎的叶荣钟写下了七绝《望月》,字里行间皆是对日本殖民统治的愤恨。

  1895年,战败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《马关条约》,台湾及澎湖列岛被日本强行侵占。

  “日本侵占台湾的50年,台湾民众从未停止抗争,从武装抗日到文化反日,65万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。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后,台湾同胞跨越海峡积极参加和支援大陆人民抗战,活跃在从厦门、永安到延安、重庆的各条战线上,许多人为国捐躯。”叶蔚南告诉记者,他父亲与同时代很多爱国作家一样,希望通过文字唤醒人们的民族意识,投身抗日救国事业。

  “欲求台湾之解放,须先建设祖国!”饱受日人欺辱的台湾史学家连横,在九一八事变后泣血写下这行文字,给迷茫的台湾民众指明了一条救国之路。

  1937年7月7日,卢沟桥事变爆发,点燃了全民族抗战的烽火,也让台湾同胞看到了抗日的出路——“回到祖国去”。

  李友邦将军率领台湾义勇队、台湾少年团,在福建各地辗转抗日;丘念台在广东组建东区服务队,开展抗日活动;留闽台胞纷纷成立“抗日复土总同盟”“抗日复土同盟会”“台湾革命青年大同盟”,在厦门、泉州等地并肩战斗;林正亨投笔从戎,参加广西昆仑关战役,后随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;吴思汉穿越朝鲜半岛,一路辗转到重庆、延安,九死一生投身抗日……

  福建永安当地有个复兴堡,大门两侧“光复台湾 振兴中华”的对联格外醒目。这座古朴的百年土堡,承载着两岸同胞并肩抗战的共同记忆。作为抗战时期全国三大抗战文化中心之一,福建永安被誉为“中国东南抗战文化的一面旗帜”。

  抗战期间,有5万多名台湾爱国志士回到大陆投身抗日,秉持“欲救台湾,必先救祖国”的信念,在大江南北留下许多悲壮感人的故事。

  “我们是抗日的义勇军,是台湾民族解放的先锋队,要把日寇驱逐出祖国,要把他在台湾的镣锁打碎!”穿越岁月的长河,台湾义勇队队歌依然振奋人心。

  福建是台湾义勇队的发源地。在长达14年的全民族抗战中,福建因其独特的历史地理因素和革命斗争环境,成为台湾同胞参与祖国抗战的主要活动基地。台湾义勇队源起于福建闽北,成立于浙江金华,主要活动于福建,是抗战时期台湾同胞第一次有组织地参与祖国大陆的抗日战斗。

  “李友邦提出的‘欲救台湾,必先救祖国’‘保卫祖国、’口号,对台胞投身抗日极具号召力。”叶蔚南说。

  1938年11月,李友邦来到崇安县(今武夷山),动员和招募台胞参加抗日。当时,内渡大陆的台胞主要散居在福建、浙江、广东,以福建为最多,其中被安置在崇安垦荒的台胞总数就有400余人。李友邦在崇安招募了30余名台胞。次年2月,以这批崇安台胞为主力,台湾义勇队在浙江金华正式成立,并组建台湾少年团。

  在厦门南普陀寺,有一块写着“复疆”的石刻,正是出自李友邦之手。其中,“复”指的是光复,“疆”就是指台湾。时光倒回至抗战时期,义勇队每个队员臂章上都印有“复疆”二字,“保卫祖国、”的意志融进了骨子里。

  9月3日,大陆将隆重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、阅兵等纪念活动,将邀请抗日老兵,以及为抗战胜利作出贡献的华侨华人到现场观礼。

  如何讲好抗战故事,把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,唤醒台湾社会的真实历史记忆,是两岸面临的共同课题。

  近年来,蓝博洲频繁往返两岸,忙着操持一件事——“反殖民与台湾光复——日据时期台湾历史图文展”。

  叶荣钟留下的著述,成为叶蔚南讲抗战故事的天然素材。受父辈影响,提笔写作的叶蔚南决心把两岸抗战史续写下去,让年轻一代勿忘历史。

  让抗战精神的种子在青少年心里扎根,一直是李向群关注的重点,这几年,他通过写书、拍纪录片等,带领中小学生触摸闽台抗战的历史事实,感悟抗战精神。

  一段段血与火的历史,见证了台湾同胞始终把台湾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,见证了两岸人民始终风雨同舟、生死与共,也印证了“国家好,民族好,台湾才会好”。台湾光复是抗战胜利的重要成果,也是两岸同胞用鲜血写就的历史事实,不容歪曲,也无法掩盖。牢记历史,是为了开创未来;不忘战争,是为了维护和平,让两岸的子孙后代永享幸福与安宁。